我们说选购
翡翠,首先是对翡翠有一些了解,对翡翠有了了解,在选购翡翠的时候才知道这个翡翠好还是不好,还有就是你懂翡翠了,才不会被商家忽悠,所以很多人说不了解翡翠,千万别购
买翡翠。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翡翠的起胶与起莹。
翡翠的起胶与起莹
翡翠的质感:起胶与起莹,使翡翠的品质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翡翠的起莹:其实是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微粒晶体排列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的光泽。是翡翠的矿物成分在高压低温变质作用下的产物。
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而翡翠的品质取决于硬玉晶体颗粒的大小。起莹是指通过光线的折射使整块翡翠明暗不均,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莹光越强反差就越明显。翡翠起莹时表面会有一种柔和的、白色的、朦朦胧胧的不刺眼的白光,好似晚上薄云游动下月亮的感觉。起莹的翡翠看起来更祥和安宁,更让人愿意亲近。以
冰种翡翠为例,它是由0.001mm左右粒度的微小硬玉晶体致密组成。一件翡翠玉石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硬度差异,一旦有光线照射,其抛光表面出现了微波状起伏,使光线产生了漫反射现象,莹光就出现了。
“起莹”的影响因素
翡翠成品是否起莹,主要取决于翡翠的种水、色泽、造型和雕工。(而
翡翠原石起莹则说明翡翠的种水较好,所以切割翡翠原石的时候货主会很关心翡翠原石能否起莹或起胶,这关系到了翡翠的价值!)
1、弧度,莹光取决于光线的折射,所以莹光的表现也受翡翠本身形状、角度、弧度的影响,一件翡翠要是形状比较平整,没有任何弧度,那么莹光的表现几乎不可见。因此挂件都会在边缘的部位雕刻一些球状的面,以此来突出莹光效果。
2、种水,翡翠起莹对透明度要求较高,一般来说,翡翠起莹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的玻璃种和冰种翡翠上容易见到。要是翡翠种水不足,不管形状弧度有多好,都不会有莹光。
3、翡翠的雕工,平板形状翡翠上的莹光几乎很难看到,而有弧度的翡翠表面
荧光效果更强,所以很多工匠会把翡翠的边缘处理成有弧度的造型,以此凸显莹光。
根据莹光强度级别可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等级。
“起莹”是翡翠本身品质造成的光学效果,“荧光”则是因为外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在紫光灯下,这些经过人为处理的翡翠发出荧光,说明这些翡翠残留荧光剂,有这种荧光反应的翡翠都不是天然翡翠。
虽然现在看起来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时间稍长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而且人的皮肤长期接触荧光剂会有致癌的隐患,这种翡翠并不适合佩戴。
有荧光反应的翡翠一定假货?
1、含荧光剂的抛光粉残留
翡翠抛光时用染色粉抛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像这样的翡翠是能开出A货证书的。它在抛光这道工序时采用染色的抛光粉进行抛光,之后省去清洗步骤,用蜡直接把有色抛光粉封在里面,这样会让本身颜色比较淡的翡翠也能变得颜色鲜艳,从而卖出高价,而染色的抛光粉里面肯定会有荧光剂成分,在紫光灯下一照,自然会有荧光反应。
这种翡翠虽然也有A货证书,不过这样经过人为处理增色,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它看起来那么高,而且时间一长,表面的蜡剥离后,染色抛光粉也会逐渐脱落,翡翠的颜色会越来越丑。
规避方法:记得查看证书上的备注栏,这种抛光粉翡翠在备注栏都会标明“抛光粉残留”之类的字样。
2、翡翠被照亮
有些种比较粗的
白色翡翠在紫光灯的照射下,会透出紫光,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假货,而是因为白色翡翠更容易反光,而紫光灯本身有紫色,照在这种翡翠上会透着紫色的光。
3、局部荧光
有的镯子在紫光灯照射下,大部分镯身并没有荧光反应,而在某个或某几个局部能看到荧光反应,这种多见于白底青,是商家为了突出绿色而在镯子的绿色部分加了绿色的颜料和胶质,才导致的局部荧光反应的出现。
4、注胶染色
B货C货翡翠在经过酸洗去除杂质后,会用染色剂和明胶让它们“改头换面”,经过这些手段处理的翡翠在紫光灯下会有非常明显的荧光反应,甚至关掉紫光灯后还能看到它们表面发出淡黄色的荧光,这种B货C货开不了A货证书,也不适合日常佩戴。
也就是说,并不是显现紫色荧光就一定是假货哦。但可以保证的是,也不是什么好货。“起莹”和“起荧”,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如果分不清,可能就要吃大亏了。
起胶是颗粒散乱陈列的物理现象。起胶能够从字面上知道,即翡翠内在颗粒粘稠似胶水。起胶的源于翡翠内在的颗粒微细,但是陈列不规则。胶质感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是视觉上对物质形态,或者说是对物质状态的感受,在转动翡翠时,当灯光从翡翠的表面曲射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像一个整体且连绵不绝的胶水,看上去是半透明的白色,有柔软的肤触。这种的现象在翡翠业内认定为“起胶”!
就是一件翡翠打眼看去就像是一块凝固了的胶水,当你转动它时,随着表面光线的作用,看起来就会像流动的胶水一样,光线在翡翠的表面所折射出来是整块的、连绵不绝。
硬玉颗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变的圆滑,可以拉长变成纤维丝状,可以以不同大小颗粒相互结合,可以纤维与颗粒结合,变化多端。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有序,这时会起莹;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无序,这时会起胶。起莹和起胶,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都属于光学现象。一块翡翠同时起莹和起胶的情况是存在的,毕竟二者都是“种老晶体颗粒很小”只存在晶体排序的些微差别,而晶体在矿物形成过程中,排列则有可能因为天然形成时地质或是气候的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起胶、起莹并不是每一块翡翠都可以出现的,这和翡翠的生长过程中受力有关。即使
玻璃种翡翠、
高冰翡翠也照样不起胶起莹,起胶起莹可以算作是翡翠中比较少见的现象。
翡翠胶质感内涵
翡翠的胶质感,即是翡翠能表现出如凝结的胶水的状态:黏稠、
凝滞,加杂稍许混沌,透明中又朦胧模糊,透明度比全透明要差一些。豆种、糯种等翡翠上因晶粒粗大有石质性稍重的感觉,并无胶质感。冰种、玻璃种翡翠随着晶粒越来越细腻,结构紧密程度的增强,透明度达到一定水准,就会出现胶质感现象。翡翠胶质感基本只在玻璃种、冰种翡翠上出现,说明它与翡翠晶粒的粗细程度有直接关系。但并非玻璃种、冰种翡翠就必定有胶质感,可以知道极细的晶粒结构只是形成条件之一,不是完全条件。另外,胶质感的出现大多在老种翡翠间,老种翡翠地质形成年代久远,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硬度比重极高,这也是产生胶质感的重要条件。
而无色玻璃种起的“胶”绝不是一般的胶的概念,它把翡翠走向透明极致形成的强玻璃光泽又重新拉回了温润的玉感范畴,有点大隐隐于市的味道,不刻意出彩,却掩盖不住王者的气魄!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