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远胜新玉:是因为古人琢玉更虔诚
古玉是我国古老的文化遗物之一,收藏界对它的关注也由来已久。由于古玉造假泛滥,特别是“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的天价神话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现在很多人谈起古玉,第一句话都是“水太深”,以致经常出现古玉卖不过新玉的尴尬。
新玉和老玉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新疆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刘人凯认为,新玉是当下制作的玉,包括玉的工艺、文化,而古玉指的是历史留下来的玉,历史留下来的玉有两种,一个是被人收藏的老的玉料,另外就是老的玉制作品。
“古人留下的玉料,本质上和新玉没有区别。而老的玉制作品作为一个载体,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所以古玉和新玉的差别主要是文化的差别。”刘人凯说。
每个时代、朝代都有它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和文化发展背景,因此会出现不同性质及用途的玉器,它们在材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也会有所区别。不同时期的古玉都会烙上时代印记和文化特征,但不是每件古玉的朝代特征都一定很鲜明。
刘人凯介绍,现在的收藏爱好者在接触古玉的时候,考虑的是做工、沁色等等,这只是老玉的一个物理特征。用玉的物理特征来衡量一个玉的老旧是一个误区,这其实只是鉴定古玉的一种方法,还应考虑古玉的时代印记和文化特征,这才最为重要。
判断一块玉的新旧,一是看这块玉当中承载的文化历史是否久远,另外就是通过玉器的物理特征来判断。历史文化流传下来,需要一个载体,文字是其中的一个载体,同时还有物质的载体。而古玉承载了历史文化,就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种习俗。被公认,并且延续传承下来,就是文化。”刘人凯说,现在人在收藏古玉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看重古玉的市场流通价值和交换价值,轻看古玉作为一种载体所承载的文化的价值。
收藏讲究物以稀为贵,古玉越来越少,而古玉收藏者越来越多,那么古玉的价格肯定会高,但是目前市场有很多古玉真假难辨,缺乏权威科学的鉴定,影响古玉价格。
“古玉的雕工要比现代玉的雕工精美,古人在玉的雕刻上比现代人要虔诚,在一件器物上花费的心血远比现代人要多,古玉卖不过新玉,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刘人凯说。
古玉之所以有灵性!是因为古人雕琢时倾注了一颗虔诚之心,赋予了古玉之灵魂!这是现代新玉无法比拟的。
下面来欣赏一组带有灵性而精美无比的古玉
(文章源自正点鉴藏 版权属原作者)
- 上一篇: 如何鉴别菩提根 “阴皮”菩提根又是什么
- 下一篇: 价廉物美的镶嵌币
2002 年龙门石窟纪念银币是为了纪念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而发行的,由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2 年 4 月 10 日发行。龙门石窟以其气势博大、蕴涵深邃、雕刻精湛而闻名于世,与
一、了解8002纸币的基本信息8002纸币,即1980年版2角纸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种。该纸币设计精美,图案富有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随着岁
车工2元纸币,作为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经典品种,一直以来都备受收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其独特的图案设计、深厚的历史背景以及有限的存世量,共同造就了它在收藏市场上的独特地位。车工2元纸币根
生肖系列贵金属纪念币自 1981 年开始发行,生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纪念币得以广泛传播。1997 年 5 盎司生肖牛银币的最大特色是背面采用了我国著名
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金银币,其中 “桃园三结义” 5 盎司银币尤为引人注目。该银币成色高达 99.9%,面值为 50 元。其铸造发行量极为有限,仅
现今,玉手镯是一种精致而昂贵的饰品,它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截止至今,这样的故事一直仍在流传,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盛世藏黄金玉,如今,玉器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和田玉目前已经成为了最人们的投资藏品之一了。现在的市场鱼龙混杂,赝品层出不穷。请学习笔者推荐的防忽悠大法。
“俄玉”主要包括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玉石表面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
和田玉又称昆仑玉,产于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有1000多年历史。如今,和田玉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
近年来,玉石市场整体回暖和升温,为玉石提供了增值的条件,碧玉,一向很受关注的玉石品种,这次市场的变化无疑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如今市场上俄罗斯玉较为受欢迎,它在外形和和田玉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常常被人们辨识颠倒,市面上业有不少商贩将俄罗斯玉替代和田玉,然后高价出售,最终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它们的眼中,古玩收藏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能够进行古玩收藏是一种十分幸福的事情。其中在众多的古玩中,从事玉器收藏的占有大多数。玉器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们。
中国是一个各种文明都渊源流传的文明古国,尤其是玉石文化更是远远流长,闻名中外。玉器可以说是中国的一种骄傲。所以说吧只要一谈到玉器收藏,中国应该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个国家。
玉石,在收藏市场备受追捧,珠圆玉润,冰清玉洁,……,越来越多的美称让古今无数人为之倾倒。然而,墙外之人羡慕墙内者,不曾藏玉者羡慕藏玉者,可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