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龙年梅花金银币价格
你收藏有2012中国壬辰(龙)年金银纪念币1公斤梅花形金质这一枚金银币吗?生肖题材的金银纪念币都是每年金银币发行的一个重要的项目,现在生肖金银币发行了四轮了,下面给大家介绍2012中国壬辰(龙)年金银纪念币1公斤梅花形金质纪念币。
【藏品名称】2012龙年1公斤梅花形金币
【藏品规格】1公斤纯金
【藏品成色】99.9%
【发行数量】118枚
【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铸造单位】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纪念币图案】
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衬以连年有余吉祥纹饰,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为“青龙”造型衬以装饰龙头为背景,并刊面额及“壬辰”字样。
【纪念币规格及发行量】
1公斤梅花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公斤,外接圆直径100毫米,面额1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18枚。
2012年龙年梅花金银币价格
2012龙年梅花生肖金银币市场回收价格:7000-7700元
2012年扇形生肖龙金银币价格:2500-4500元
2012年生肖龙彩金银币价格:1500-3000元
2012年生肖龙金银币价格:1500元-2500元
2012“壬辰龙”梅花形金银纪念币共有3款,分别是1/2盎司金币,1盎司银币和发行量只有118枚的1公斤金币。3款金银币的图案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规格,1/2盎司金币外接圆直径只有27毫米,1盎司银币略大一些,为40毫米,而1公斤金币,则高达100毫米。后者是前者3.7倍强。因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以梅花形制打造的“壬辰龙”,自然有非同一般的气质与寓意。中国人喜爱梅花,把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又把它列为“花中四君子”之首。梅花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高捧,在于它的气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冲寂自妍,倜傥超拔。那是一种隐逸淡泊,同时也是一种坚贞自守。往小里说,梅花是中国士大夫理想人格模式,冰肌玉骨,孤芳自赏。往大里说,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同时,在民间,梅花又被认为是传春报喜的吉祥信使。3款不同规格的梅花“壬辰龙”,应该具备这两方面的意义。这套2012“壬辰龙”梅花形金银纪念币图案设计大气,凸刻飞龙神奇的姿态,灵动传神,盘旋起舞;金币面值200元,银币面值10元,与金币图案一致,不过变凸雕为凹雕,整条龙型图案处处充满无尽玄机。金银梅瓣阴阳互补,正是相谐并重,如影随形。
在中国金银币收藏市场中,平安三十年熊猫币纪念币因其独特的纪念意义、精美的设计以及限量发行而备受关注。这款纪念币不仅展示了中国平安集团三十年的辉煌历程,还融入了国宝熊猫的元素,使其成
1985年是个特殊的年份,1985年发行的新疆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币,在中国纪念币的收藏市场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枚纪念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还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限量发
1979年发行的建国30周年纪念金币,作为我国首套金属纪念币,不仅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更在收藏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这套金币共有四枚,分别以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毛
建党100周年金银币,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重要纪念物,自2021年发行以来,便受到了广大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这些金银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还因其精美的设计和稀缺性
在贵金属收藏领域中,生肖纪念币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那些设计精美、寓意吉祥的生肖金银币。2010年生肖虎金银币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那么,时至今
背面图案航母辽宁舰造型,配以舰载机造型、航母甲板、海军臂章等图案组合设计,并刊“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2012.9.25”字样及面额。
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是继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之后,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石窟艺术系列的最后一组。
三龙戏珠的画面不仅是出现在电视上,目前“三龙抢珠”还被雕刻在金银纪念币上。当时在整个金银币收藏行业之内,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成为了一个比较大的新闻。
该套纪念币共7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4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再者,生肖纪念币每年都是有固定的发行量的,羊年纪念币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铂纪念币”的推出,向国内外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数千年古代文明发展中的创造力。
该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3枚,银质纪念币5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1元四连体钞的价格及收藏价值第四套人民币1元四连体有荧光效果,是它的一个亮点。
在纪念钞投资收藏板块,最受收藏界青睐的是奥运钞。千禧龙钞世纪纪念钞行情跟在奥运钞后面。千禧龙钞也称为迎接新世纪纪念钞,纪念钞是为了庆祝2000年千禧年的到来而发行的。由于时值龙
此图便是南唐院待诏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府上,窥视其夜宴情景,目识心记后默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