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的收藏价值

对于“建国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里笔者所说的“建国纪念钞”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钞。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和分析的就是这枚建国纪念钞。
在分析“建国钞”之前,我们还是先熟悉一下这张“建国纪念钞"的基本情况。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发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流通纪念钞一枚。这是建国以来发行的首枚流通纪念钞,同时它是我国自一九八四年建国三十五周年开始发行金属流通纪念币以来,首次发行的流通纪念钞。
钞票详解
纪念钞票幅长165毫米,宽80毫米。钞票正面主色为喜庆红色,正面左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间主景为开国大典盛况的组合图;右侧为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左侧为在天安门广场庆祝的人群;左上角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1949-1999”文字;左侧中部印有天安门和“50”及“1949-1999”组成的动态全息防伪图案;左下方为面值“伍拾圆”、盲文面值和异型渐变序列号码。
建国纪念钞背面主色调为红色,主景为地球、和平鸽、铜狮、华表等具有中国,左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右上方为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值。
防伪技术
该款纪念钞中部上方位置有天安门全景固定水印。纸钞中分布有不规则的红蓝纤维丝;钞票正面左侧印有动态全息防伪标志;纪念钞使用了全息开窗金属安全线,并且使用光变油墨印制面额数字“50”,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发生变化。在钞票正面右上部有凹印隐显文字,眼睛与票面平行时,迎光可看到“50”字样。纸钞右侧有阴阳互补正方形及和平鸽对印等图案。
收藏价值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钞”是我国第一张纪念钞,是第一次使用调色的钞纸印刷的纪念钞,它还是第一次使用开窗金属安全线的人民币纸钞。同时也是第一次运用全息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是第一次使用异形号码印刷的纸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流通纪念钞的发行,反映了我们祖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大好形势,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印钞技术的先进水平。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庆五十周年之际献上的一份厚礼,也是钱币收藏界的一件盛事。或许我们还不能完全地揣摩透这张拥有这么多项“第一”称号的纪念钞,但是它的收藏价值是毋容置疑的!
- 上一篇: 简·奥斯汀取代达尔文,将登英国10英镑纸币
- 下一篇: 新金银币“歇夏”,“老稀精”依旧坚挺
在中国金银币收藏市场中,平安三十年熊猫币纪念币因其独特的纪念意义、精美的设计以及限量发行而备受关注。这款纪念币不仅展示了中国平安集团三十年的辉煌历程,还融入了国宝熊猫的元素,使其成
1985年是个特殊的年份,1985年发行的新疆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币,在中国纪念币的收藏市场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枚纪念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还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限量发
1979年发行的建国30周年纪念金币,作为我国首套金属纪念币,不仅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更在收藏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这套金币共有四枚,分别以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毛
建党100周年金银币,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重要纪念物,自2021年发行以来,便受到了广大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这些金银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还因其精美的设计和稀缺性
在贵金属收藏领域中,生肖纪念币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那些设计精美、寓意吉祥的生肖金银币。2010年生肖虎金银币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那么,时至今
相对来说,第二套人民币面额五角更适合更多人的投资收藏,也是综合各个方面最容易入手的人民币藏品。
中国人民银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于1999年9月20日发行了建国五十周年50元纪念钞。也寓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50年的发展盛况。
5000元蒙古包跟,1万元牧马图被称为第一套人民币当中的双至尊,因为在市场上的存留量很少,而且,全品又很难出现,所以它的未来发展势头还是很大的。
第四套人民币开始退出货币流通的领域,逐渐的步入了收藏市场。1980年5元的人民币已经退市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枚纸币在收藏市场上的发展前景。
成立之初到现在只发行了4枚纪念币,在这4枚纪念钞中中最特别的就是2千禧年塑料龙钞。塑料龙钞是我国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套面额100元的塑料纪念钞。
说起纪念钞,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建国钞三连体,它在人民币收藏领域可谓家喻户晓,其它纪念币只可望其项背,更别提它是发行方式独特的连体钞。喜爱收藏的朋友,就可以关注这个建国钞三连体。
也恰是由于这个原因第二版人民币三元是如今保藏界最炽热的一个论题,从上个世纪掀起保藏人民币大潮以来,第二版人民币三元成为了玩家心中的宠儿。
近几年来人民币收藏似乎是陷入了一个绝对的有利阶段,大量的人民币都被各种喜欢收藏的朋友收入囊中。